狠狠色丁香久久综合婷婷亚洲成人福利在线-欧美日韩在线观看免费-国产99久久久久久免费看-国产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国内精品99亚洲免费高清

            您好, 歡迎來到化工儀器網(wǎng)

            | 注冊| 產(chǎn)品展廳| 收藏該商鋪

            13833708950

            technology

            首頁   >>   技術(shù)文章   >>   4.28 全自動數(shù)控混凝土碳化試驗箱

            獻(xiàn)縣方遠(yuǎn)建筑公路實驗儀器...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wù)

            4.28 全自動數(shù)控混凝土碳化試驗箱

            閱讀:1822      發(fā)布時間:2016-4-26
            分享:

            28  全自動數(shù)控混凝土碳化試驗箱

               4.28.1  目的及適用范圍                      

               測定在—定濃度的二氧化碳?xì)怏w介質(zhì)中混凝土試件的碳化深度,以評定該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也適用于水泥砂漿。

               4.28.2  儀器設(shè)備

               1  碳化箱:帶有密封蓋或門的密閉容器,容器的容積至少應(yīng)為試件體積的兩倍。箱內(nèi)應(yīng)有架空試件的擱架,二氧化碳引入口,分析取樣用的氣體引出口,箱內(nèi)氣體對流循環(huán)裝置,溫濕度測量以及為保持箱內(nèi)恒濕所需的設(shè)施。必要時,可設(shè)玻璃觀察口以對箱內(nèi)的溫濕度進(jìn)行讀數(shù)。

               2  氣體分析儀:能分析箱內(nèi)氣體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到1%。

               3  二氧化碳供氣裝置:包括氣瓶、壓力表及流量計。

               4  1%酚酞乙醇溶液(含20%的蒸餾水)、變色硅膠、鋼尺、噴霧器等。

            4.28.3試驗步驟

               1  碳化試驗應(yīng)采用棱柱體混凝土試件,以三塊為一組,試件的zui小邊長應(yīng)符合表4,28.3的要求。棱柱體的高寬比應(yīng)不小于3。

            表4.28.3  碳化試驗試件尺寸選用表    mm

            試件zui小邊長

            骨料zui大粒徑

            100

            ≤30

            150

            40

                無棱柱體試件時,也可用立方體試件代替,但其數(shù)量應(yīng)相應(yīng)增加。碳化試驗的試件宜采用標(biāo)準(zhǔn)養(yǎng)護(hù)。一般應(yīng)在28d齡期(或設(shè)計齡期)進(jìn)行碳化,采用摻合料的混凝土可根據(jù)其特性決定碳化前的養(yǎng)護(hù)齡期。但試件應(yīng)在試驗前2d從標(biāo)準(zhǔn)養(yǎng)護(hù)室取出。然后在60℃±2℃溫度下烘48h。

               經(jīng)烘干處理后的試件,除留下一個或相對的兩個側(cè)面外,其余表面應(yīng)用熔化的石蠟予以密封;在側(cè)面上順長度方向用鉛筆以lOmm間距畫出平行線,以預(yù)定碳化深度的測量點。

               2  將經(jīng)過處理的試件放入碳化箱內(nèi)的擱架上,各試件經(jīng)受碳化的表面之間的間距應(yīng)大于50mm。

               3  將碳化箱關(guān)閉密封,密封可采用機(jī)械辦法或油封,但不得采用水封;開動箱內(nèi)氣體對流調(diào)節(jié)裝置,徐徐充入二氧化碳,并測定箱內(nèi)的二氧化碳濃度,逐步調(diào)節(jié)二氧化碳的流量,使箱內(nèi)的二氧化碳濃度保持在20%±3%。在整個試驗期間可用去濕裝置或放入硅膠,使箱內(nèi)的相對濕度控制在70%±5%的范圍內(nèi),碳化試驗應(yīng)在20℃±5℃的溫度下進(jìn)行。

               4  每隔一定時間對箱內(nèi)的二氧化碳濃度,溫度及濕度作一次測定。一般在*、二天每隔2h測定一次,以后每隔4h測定一次。并根據(jù)所測得的二氧化碳濃度隨時調(diào)節(jié)其流量。去濕用的硅膠應(yīng)經(jīng)常更換。

               5  碳化至3d、7d、14d及28d時,各取出試件,破型以測定其碳化深度。將棱柱體試件在壓力試驗機(jī)上用劈裂法從一端開始破型。每次切除的厚度約為試件寬度的一半,用石蠟將破型后試件的切斷面封好,再放人箱內(nèi)繼續(xù)碳化,直到下一個試驗期,如采用立方體試件,則在試件中部劈開:立方體試件只作一次檢驗,不再重復(fù)使用。

               6  將切下的那部分試件刷去斷面上的粉末,隨即噴上(或滴上)1%酚酞乙醇溶液,經(jīng)30s后,按原先標(biāo)劃的每10mm一個測量點用鋼尺分別測出兩側(cè)面各點的碳化深度(不變色區(qū)的深度)。如果測點處的碳化分界線上剛好嵌有粗骨料顆粒,則可取該顆粒兩側(cè)處碳化深度的平均值作為該點的深度值。碳化深度測量至lmm。

               4.28.4試驗結(jié)果處理

               混凝土在各試驗齡期時的平均碳化深度dt,按式(4.28.4)計算(準(zhǔn)至0.1mm):

             

             

             

             
             

             

             

             

              

             

             

            式中:dt——試件碳化t天后的平均碳化深度,mm;

               di--兩個測面上的各測點的碳化深度,mm;

               n——兩個側(cè)面上的測點總數(shù)

               以在標(biāo)準(zhǔn)條件下(即二氧化碳濃度為20%±3%,溫度為20℃±5℃,濕度為70%±5%的三個試件碳化28d的碳化深度平均值作為測定值,用以對比各種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及對鋼筋的保護(hù)作用。以各齡期計算所得的碳化深度繪制碳化時間與碳化深度的關(guān)系曲線,以表示在該條件下的混凝土碳化發(fā)展規(guī)律。

            4.29  混凝土抗氯離子滲透快速試驗

            4.29.1  目的及適用范圍

               測定混凝土的相對氯離子擴(kuò)散系數(shù),以比較混凝土的抗氯離子滲透性能,適用于檢驗水灰比小于0.60的混凝土。

            4.29.2  基本原理

               氯離子在直流電壓作用下,能透過混凝土試塊向正極方向移動。測量流過混凝土的電荷量,就能反映出透過混凝土的氯離子量?;炷潦请x子導(dǎo)電,其電導(dǎo)與電流成正比。因此,測量混凝土試件的電導(dǎo),與測電荷量一樣,也能評定混凝土抵抗氯離子滲透的性能。

            4.29.3  儀器設(shè)備

               試驗所用設(shè)備如圖4.29.3—1所示。

             

                
             
              

            1——交流電橋;2——試驗槽:3——銅網(wǎng);

            4——混凝土試件;5——0.3mol/L NaOH溶液;

            6——橡心墊圈;7——3%NaCl溶液

             

             

             

             

             

             

             

             

             

             

             

             

             

             

             

             

             

            圖4.29.3-1  試驗裝置示意圖

               1  頻率為1000Hz的交流電橋,量程兩檔lkΩ、10kΩ。精度0.002;

               2  塑料試驗槽兩只,外型尺寸152mm×152mm×50mm,內(nèi)開深35mm、直徑80mm的凹槽;

               3  銅網(wǎng):φ80mm圓形銅篩布(120目);

               4  氯化鈉、氫氧化鈉和氧氧化鈣(化學(xué)純);

               5  鋼絲刷、由塑料管和鋼板制成的60mm×φ100mm  三聯(lián)試模  (圖4.29.3—2);

               6  8號醫(yī)用乳膠手套;

               7  帶蓋塑料桶,容積10L;

               8  螺旋加壓器或壓力機(jī)。

             

             
             

             

             

             

             

             

             

             

             

             

             

            1——鋼板;2——塑料圈;3——硬橡膠板

            圖4.29.3-2  三聯(lián)試模示意圖

               4.29.4  試驗步驟

               1  澆制直徑100mm、厚60mm的圓盤型混凝土試件,粒徑大于40mm的骨料用濕篩法篩除。每種技術(shù)條件三塊。試件成型后,表面蓋濕麻袋在室溫為20℃±5℃條件下養(yǎng)護(hù)24h后拆模(保留與試件緊貼的塑料圈)。用鋼絲刷刷毛兩端面后,試件連塑料圈一起放在盛有20℃±3℃飽和氫氧化鈣溶液塑料桶中養(yǎng)護(hù)24h。取出,用螺旋加壓器或壓力機(jī)將試件頂出塑料圈。試件再在20℃±3℃飽和氫氧化鈣溶液中養(yǎng)護(hù)26d;

               注:澆制試件時,模內(nèi)盡量少涂機(jī)油。

               2  對于混凝土芯樣,應(yīng)切割成60mm×φ100mm試件。測試前宜進(jìn)行真空飽水:把試件放入1000mL燒杯中,然后一起放入真空干燥器。抽真空3h(真空度0.098MPa)  在抽真空的情況下,灌入足夠量的蒸餾水至燒杯中將試件浸沒,繼續(xù)抽真空1h,以后試件于水中停放18h。

               注:灌蒸餾水時,嚴(yán)防空氣通過閥門進(jìn)入干燥器。

               3  配制3%NaCl和0.3mol/L (1.2%)NaOH溶液,分別裝瓶加蓋后放在20℃±3℃條件下備用。

               4  試驗在室溫20℃±5℃下進(jìn)行。試件從氫氧化鈣溶液中取出。每取出一試件,同時測量并記錄氫氧化鈣溶液的溫度。用濕布擦去表面浮水。試件圓側(cè)面和磨面、底面的邊緣(約10mm 寬)用乳膠套(從醫(yī)用手套上剪取)封閉后,裝入塑料試驗槽。用螺桿(或臺鉗)把兩試驗槽和試件夾緊(圖4.29.3—1),在試件兩邊試驗槽內(nèi),分別注入3%NaCL和0.3mol/L NaOH溶液(試件磨面接觸NaOH溶液)。過2min后,按圖4.29.3—1測量線路,用頻率為1000Hz的交流電橋測量試件電阻,并由此算出電導(dǎo)(電阻倒數(shù))。混凝土電導(dǎo)值計算至0.01×10-4S(西門子,電導(dǎo)單位)。

            4.29.5  試驗結(jié)果處理

               1  試件20℃時的電導(dǎo)值,按式(4.29.5—1)計算(準(zhǔn)至O.01×10-4S):

             

             
             

             

             

             

             

             

            式中:G20——校正成20C℃時的電導(dǎo),S;

               α——常數(shù),等于2130;

               Ti——在該試件測量時,記錄的飽和氫氧化鈣溶液的溫度,以溫度計,K;

               T20——20℃時溫度值,為293K;

               Gi——室溫下測得的電導(dǎo),S。

               以三塊試件20℃時的電導(dǎo)平均值,作為該組試件的電導(dǎo)值。

               2  試件的相對氯離子擴(kuò)散系數(shù)按式(4.29.5—2)計算(準(zhǔn)至0.01×l0-12m2/s):

            D=0.235× 10-8G20    (4.29.5—2)

            式中:D——相對氯離子擴(kuò)散系數(shù),m2/s;

                 G20——試件20℃時的電導(dǎo)值,S。

               以三個試件的相對氯離子擴(kuò)散系數(shù)的平均值,作為該組試件的相對氯離子擴(kuò)散系數(shù)值,

            會員登錄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

            請輸驗證碼

            收藏該商鋪

            標(biāo)簽: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個,單個標(biāo)簽最多10個字符)

            常用: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回復(fù)您~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