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tài)
華大基因,墨爾本大學發(fā)Nature文章
閱讀:512 發(fā)布時間:2011-10-29摘要: 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華大基因等處的研究人員完成了一種大型腸蛔蟲:Ascaris suum的遺傳圖譜繪制,從中發(fā)現(xiàn)了有助于防治長時間破壞性寄生蟲疾病的新靶標,這一研究成果以letter的形式公布在(10月26日)Nature雜志上。 生物通 www.ebiotrade.com
生物通 www.ebiotrade.com
生物通報道: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華大基因等處的研究人員完成了一種大型腸蛔蟲:Ascaris suum的遺傳圖譜繪制,從中發(fā)現(xiàn)了有助于防治長時間破壞性寄生蟲疾病的新靶標,這一研究成果以letter的形式公布在(10月26日)Nature雜志上。
文章的通訊作者包括華大基因王俊研究員和汪建研究員,以及墨爾本大學Aaron R. Jex與Robin B. Gasser,其中華大基因王俊研究員和汪建研究員從事基因組研究多年,主要研究方向涉及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比較基因組學、分子進化、轉錄調控、多態(tài)性等多個領域。而墨爾本大學的Robin B. Gasser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寄生蟲分子遺傳學等方面的研究,這兩所研究機構合作獲得了這項成果。生物通 www.ebiotrade.com
熒光素酶檢測系統(tǒng)(Promega)免費試用裝申請中>> >>
豬蛔蟲(Ascaris suum)是寄生于豬小腸中zui大的一種線蟲。對于這種寄生蟲的深入了解將有助于防治重大寄生蟲疾病,比如蛔蟲病,后者影響了中國,東南亞,南美,以及非洲部分地區(qū)上億人的健康,每年奪取了上千人的生命,也引發(fā)了幼童的慢性疾病。因此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定性為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和提升防控的關鍵性,被忽視疾病。生物通 www.ebiotrade.com
這項研究為治療這些條件性蛔蟲病提出了新思路,Jex說,“完成Ascaris suum(豬蛔蟲)基因組的測定朝著防治這種傳染病邁出了一大步,我們對于這種寄生蟲的遺傳特性,以及作用原理了解得更多,就能更好的采取新方法防治這種疾病。”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從基因組序列中,發(fā)現(xiàn)了5個新藥物靶點,這些靶點也與其它許多寄生蟲相關,目前迫切需要新治療方法,而基因組導向的藥物靶標篩選則是識別能特異性殺死這些寄生蟲,而不是宿主的好方法。并且研究人員也找到了豬蛔蟲是如何逃脫免疫系統(tǒng)追捕的原因,這有助于未來相關疫苗的研發(fā),生物通 www.ebiotrade.com
這一研究組完成基因組測序的Ascaris suum寄生蟲,雖然只是主要感染豬,但是這種寄生蟲與另外一種人類寄生蟲:Ascaris lumbricoides(人蛔蟲)親源關系十分近——人蛔蟲是一種15-30cm長,通過被污染的雞蛋傳播的寄生蟲。因此這項研究對于防治此類疾病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華大基因近年來多與各實驗室合作,完成了多項重要基因組測序工作,比如近期同樣是和澳大利亞研究人員合作,他們完成了對一位100歲的澳大利亞土著男子的基因組測序分析,證實了澳洲土著人的祖先種群是在6.2萬年至7.5萬年前走出非洲遷徙到東亞地區(qū),早于現(xiàn)代亞洲人的祖先約4萬年,對全面了解人類的起源和遷徙過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Science雜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