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tài)
天津醫(yī)科大學Cancer Res解析“癌中*”
閱讀:418 發(fā)布時間:2014-11-13來自天津醫(yī)科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證實,LASP1作為HIF-1α的靶基因在胰腺癌的轉移中起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一研究發(fā)現(xiàn)發(fā)表在11月10日的《癌癥研究》(Cancer Research)雜志上。
論文的通訊作者是天津醫(yī)科大學腫瘤醫(yī)院郝繼輝(Jihui Hao)教授。其以胰腺癌局部微環(huán)境及免疫調節(jié)機制為基礎研究方向,臨床方面倡導以轉化醫(yī)學為基礎的胰腺腫瘤個體化治療,以*作者及通訊作者在國內、外期刊發(fā)表論文30余篇,其中多篇被期刊收錄(延伸閱讀:天津醫(yī)科大學Cancer Res發(fā)表癌癥新文章 )。
胰腺癌是惡性度高、預后差的一種腫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一般不到5%。由于胰腺的位置隱蔽,早期胰腺癌很難被發(fā)現(xiàn),多數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加之病死率*,因此被稱為“癌中*”。胰腺導管腺癌(PDAC)占胰腺癌的80%-90%。
HIF-1α(缺氧誘導因子-1α)是廣泛存在于哺乳動物和人體細胞的一種轉錄調節(jié)因子,研究證實HIF-1α在人體許多腫瘤中大量表達,與腫瘤的生長繁殖、侵襲和轉移、新生血管生成、凋亡、耐藥等特征都密切相關;下調HIF-1α表達水平能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因此,研究HIF-1α對于了解腫瘤細胞的生物學行為以及腫瘤的靶向藥物、基因治療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LASP-1是一種肌動蛋白結合蛋白和斑聯(lián)蛋白支架蛋白,在肌動蛋白組裝的多個關鍵部位集中,如粘著斑、片足、膜皺襞和偽足.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LASP-1在乳腺癌和卵巢癌等多種惡性腫瘤中高表達,并和腫瘤發(fā)生、侵襲和轉移密切相關.目前的證據均支持LASP-1作為一種新的腫瘤轉移蛋白。
在這篇新文章中,研究人員報告稱發(fā)現(xiàn)LASP1在胰腺導管腺癌中過表達,促進了侵襲和轉移。他們證實是由于HIF-1α直接結合到LASP1基因啟動子的缺氧反應元件 (Hypoxia response element)上,介導了LASP1在胰腺導管腺癌細胞中過表達。體內外實驗證實,HIF-1α促進了胰腺導管腺癌細胞以及小鼠移植瘤中的LASP1表達。在臨床上,胰腺導管腺癌患者腫瘤樣本中LASP1過表達與淋巴結轉移以及總生存率顯著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