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和原子熒光分光光度計有什么不同
閱讀:3742 發(fā)布時間:2019-5-9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又稱為原子吸收光譜儀,是利用光源發(fā)出被測的特征光譜輻射,被經過原子化器后的樣品蒸氣中的待測元素基態(tài)原子所吸收,通過測定特征輻射被吸收的大小,來求出被測元素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光源發(fā)出特征光譜輻射,經過原子化器室后,由分光系統得到單色光經過光電倍增管后到達檢測器,終端電腦從檢測器得到信號,進一步轉化為數據進行處理,因為原子化器沒有進樣時,光通過原子化器時沒有被吸收,透光率為*,而當原子化器進樣時,光通過原子化器時有一部分被吸收,透光率減小。根據朗伯-比爾定律,吸光度與樣品濃度成正比,因此參照標準,根據吸光度可得出樣品的濃度。
2.熒光分光光度計由高壓汞燈或氙燈發(fā)出的紫外光和藍紫光經濾光片照射到樣品池中,激發(fā)樣品中的熒光物質發(fā)出熒光,熒光經過濾過和反射后,被光電倍增管所接受,然后以圖或數字的形式顯示出來。其對經光源激發(fā)后產生熒光的物質或經化學處理后產生熒光的物質成份分析,可應用于生物化學、生物醫(yī)學、環(huán)境化工等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