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甲狀腺激素受體(Thyrotropinreceptot,TSHR)抗體在被發(fā)現以前,認為是引起Grave疾病(GD)的原因。1956年,Adams等在研究一例垂體外因素GD患者時發(fā)現一種被稱作長效甲狀腺刺激物(LATS)的異常甲狀腺刺激物可引起GD。LATS屬IgG免疫球蛋白,具有刺激甲狀腺功能的作用。LATS作用頗似TSH,均可與TSHR相作用刺激甲狀腺功能。通過Grave病患者的IgG對”‘PTSH與TSH受體結合的競爭抑制實驗結果,證實LATS為抗TSHR自身抗體。
1.定義 經過多年研究,發(fā)現在甲狀腺細胞表面存在數量極少的TSHR(103一104/細胞),TSHR包含α、β亞單位,由二硫鍵連接,α亞單位(50kD)可溶于水,是細胞外表面結合TSH的形式,β亞單位(30kD)貫穿液態(tài)胞膜雙層。
2.特性 zui近已從人和鼠甲狀腺組織中成功克隆出TSHR分子,TSHR與促黃體生成素(LH)序列相似,克隆表達出的TSHR以一條多肽鏈形式存在而非亞單位,TSHR由位于染色體14號長臂上q31的基因編碼,全長超過61kD。
受體的親水性氨基端編碼的細胞外區(qū)域,與富含丙氨酸的糖蛋白序列相似,受體的羧基端包含七個疏水性膜片段,在細胞外區(qū)30~50個氨基酸之間,既是結合TSH的部位,也是維持正確的分子結構的區(qū)域。
自身抗體識別的表位橫跨TSHR的細胞外區(qū)域,并不是單一的線性表位雖然人TSHR跨膜區(qū)的氨基酸序列與人LH/CG受體相似,但兩者細胞外區(qū)域相同。TSHR的胞外段具有很強的免疫原性,循環(huán)中存在少量可溶性TSHR,就能有效地刺激免疫系統(tǒng),導致T細胞激活。TSHR變異體mRNA不僅存在于甲狀腺中,眼外肌、脂肪和成纖維細胞中也有少量存在,TSHR轉錄產物或cDNA片段存在于許多組織中,包括人外周淋巴細胞、脂肪組織和肌肉。此外,很有可能還包括其他組織如腎上腺和性腺,它們均具有與TSH·高親和力結合的位點。zui近發(fā)現,體細胞和生殖細胞中TSHR基因(通常在跨膜區(qū))的突變,是調節(jié)甲狀腺功能的基本因素,但這些突變不改變受體的免疫原性。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