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武漢集思儀器設備有限公司>>技術文章>>什么是對色譜柱的壽命的合理期望呢?
我們的色譜柱可以有金剛不壞之身?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但是倒有方法可以預防色譜柱使用壽命過短。
我們會不會覺得實驗室的經費好像都在用來買色譜柱了?我們是否會想為什么色譜廠家不能生產壽命更長的色譜柱呢?實際上,如果在使用過程中有適當?shù)谋Wo,購買色譜柱的費用只占色譜分析總費用中非常小的部分。一般色譜柱正常使用的壽命大概500-1000針左右,如果以這個數(shù)字來計算,色譜柱所占有的費用大概是整個分析費用的1-2%而已。所以就算是我們覺得色譜柱的單價很高,想努力增加額外的保護以增加其壽命,其實對整體分析而言也無法省下太多費用。我的觀點是,如果一支色譜柱能有500針的進樣,就可以算是完成它的使命了。在一般情況下,對色譜柱壽命的合理期望是什么樣的呢?又有哪些保護措施可以延長色譜柱使用壽命?
什么是對色譜柱的壽命的合理期望呢?
首先看看另外一位色譜學家Ron Majors的發(fā)現(xiàn)。在他發(fā)表的文章中,他對色譜柱的壽命做了一些調研。圖1是他在文章中對2011年調研得到的數(shù)據,我們可以看到有將近3/4的受調研者可以得到至少500針的進樣次數(shù)(24% + 47% = 71%),而將近一半的可以得到至少1000針的進樣次數(shù)(47%)。這是很令人驚訝的結果,因為這個調研包括了各種不同類型的色譜柱,而不只是針對一般比較常用和耐用的150 mm × 4.6 mm規(guī)格、粒徑為5 μm的反相色譜柱。
2011年每支色譜柱壽命結束前的進樣量調研結果
再來看看由1997 到2011年之間又有何變化(圖2),這圖表有幾點值得一提:
(1) 進樣量少于1000針(綠色)的比例由1997年的76%逐年降到2011年的53%;
(2) 進樣量超過1000針(紫色)的比例則逐年上升;
(3) 進樣量500針以內(棕色)的比例由1997的50%左右減少到2011年的25%左右;
(4) 進樣量100針以下(藍色)的不良結果在那么多年來大概就保持10%左右。
1997-2011年色譜柱壽命結束前進樣量的比較
對這些結果我做了以下大膽的推測:首先我不認為色譜柱壽命增加主要是因為色譜廠家生產技術進步,因為在1997年以后(本文調研開始),裝填色譜柱的技術已經算是很成熟了。所以我認為壽命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實驗室人員在色譜柱的使用上得到了更好的教育和訓練,也就是說實驗室人員了解如何前處理樣品和知道如何保護色譜柱。而我懷疑那些進樣量少于100針的主要原因是不恰當?shù)牟僮鳎皇巧V柱的問題。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yè)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guī)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