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透射電鏡的樣品準備的2種方法
透射電鏡是一種綜合性大型分析儀器,在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研究開發(fā)工作中被廣泛地使用。由于透射電鏡能觀察的樣品必須很薄(60~70nm),所以透射電鏡的樣品準備要求很嚴格,方法也很單一。一般有以下兩種方法:
一、負染色技術
負染色技術簡單快速,可以顯示生物大分子、細菌、分離的細胞器以及蛋白晶體等樣品的形態(tài)、結構、大小以及表面結構的特征。尤其在病毒學中,負染色技術有著廣泛的應用。
樣品要求:①透射電鏡樣品懸液的純度不要求很純,但是如果雜質太多,如大量的細胞碎片,培養(yǎng)基殘渣,糖類以及各種鹽類結晶的存在都會干擾染色反應和透射電鏡的觀察。尤其是不能有過多的糖類,因為在電子束的轟擊下,糖類容易碳化而有礙觀察,因此樣品要適當提純。②樣品懸液的濃度要適中,太稀在透射電鏡下很難找到樣品,太濃樣品堆積影響觀察。
操作流程:吸取樣品懸液滴到有膜的銅網(wǎng)上,靜置數(shù)分鐘,然后用濾紙吸去多余的液體,滴上負染色液,染色1~2min后濾紙吸去負染色液,待干后用于透射電鏡觀察。
二、超薄切片技術
超薄切片技術是為透射電鏡觀察提供薄樣品的專門技術,是生物學中研究細胞超微結構Z常用的技術。廣泛應用于生物體的各種細胞的超微結構觀察。一般厚度在10~100nm的切片稱為超薄切片,制作這種切片的技術叫做超薄切片技術。超薄切片制作的過程包括取材、固定、脫水、滲透、包埋、聚合、切片和染色等幾個環(huán)節(jié),和一般光學顯微鏡的石蠟切片過程相似。但是,超薄切片切片過程更為細致與復雜,要求更嚴格,而且所用的試劑比較昂貴、配制復雜、強致癌。